华东师大20项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社优秀成果奖

  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现已正式揭晓。第十五届哲社优秀成果奖共评选出150项获奖成果,华东师大获奖20项,其中:学术贡献奖1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17项。华东师大获奖总数和学科学术奖获奖数均位居上海市第二。

第十五届哲社优秀成果奖华东师大获奖名单
序号获奖人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获奖类别获奖等级所在单位
1叶 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学术贡献奖学术贡献奖教育学部
2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史论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语言文学系
3高瑞泉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与转向(1895-1995)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哲学系
4黄纯艳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历史学系
5王林辉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部
6王一集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grade school: The role of peer difficul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7文 军我们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社会发展学院
8周尚文列宁政治遗产十论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政治学系
9陈卫平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二次学术自觉的开端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哲学系
10季 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体育与健康学院
11刘成国王安石年谱长编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语言文学系
12马德浩人口结构转变视域下的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体育与健康学院
13茅海建戊戌时期康有为“大同三世说”思想再确认——兼论康有为一派在百日维新前后的政治策略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历史学系
14任海涛校园欺凌法治研究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法学院
15谭 帆“叙事”语义源流考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语言文学系
16吴 刚论中国情境教育的发展及其理论意涵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学部
17严佐之“朱陆异同”历史文献汇编著作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语言文学系
18杨国荣“事”与人的存在论文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哲学系
19速继明改革开放四十年“资本”观的历史生成与实践发展论文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奖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
20曾 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著作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奖二等奖城市发展研究院

  获奖成果介绍:

  学术贡献奖

  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始人与持续领导者,拟获上海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以此表彰叶澜教授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建设中所做出的原创性贡献。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叶澜教授20年“新基础教育”研究、30余年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集成之作。全书由“导论”和“上/下编”共五章组成。

  其中,“导论”从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和学科元研究四个方面,整体呈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回归突破”的生成过程。上下两编分别集中回答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两大基本问题:元研究层面的“教育学是什么”和基本理论层面的“教育是什么”。

  上编重在回答清楚“教育学是什么”。作者首先对3000年“学科观”之演变与当代更新作了基于学术深察的教育学清思。以此为据,再对当代中国教育学人的学科观进行了总体式的学术评析,并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教育学进行了学科奠基式的重建,明确了教育学作为“复杂综合学科”的独立品性。

  下编进入对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是什么的回答,对“生命—实践”学派的基因式概念“生命”与“实践”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解读。进而,不仅从结构、过程、功能等多维度表达了“教育”丰富复杂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教育实践、学科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科学哲学在教育学中的汇聚,而且通过对寓于文字中的中国文化传统之内核、智慧与境界的教育学解读,形成了“教育是点化生命的人间大事”、“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的中国式表达,体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原创性。

  在此意义上,本书不仅是叶澜教授的学术大成之作,且可称是面向世界、发出当代中国教育学声音的非唯一的代表之作。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史论》,2018年5月出版于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研究,学术功底深厚。本书是作者先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的后编,以概念辨析为研究的起点,比较分析了近代小说、清代小说、晚清小说与二十世纪小说等概念异同。梳理了道光末至同治末小说创作及理论的状况,探讨了近代小说发展体系变化格局的初显,纠正了以往与小说发展实际不相符的结论,对“小说界革命”及其后之转向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描述与分析。作者依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一些近代小说史上十分重要但以往未进入研究视野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日报小说、盗版、小说转载、小说专刊、翻译小说等,对近代小说理论变化的历程、动因与结局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高瑞泉《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与转向(1895-1995)》,2019年11月出版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世纪晚期,中国文化精神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表现出对社会发展“动力”的强烈追求,至20世纪末则转向对“秩序的重建”的关切,并探问“新轴心时代”的前景。围绕社会哲学的双重焦点,中国现代三大哲学派别分别从客体、主体和主客体交互作用出发提出其社会动力学;又分别以平等、自由和历史连续性为基点,各自提出其社会秩序原理,并为其理想做出哲学辩护。基于宏阔的历史背景,本书围绕对“动力与秩序”的哲学论辩作深度的分析,提供了理解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新视角和新方式。

  黄纯艳《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刊载于《历史研究》2019年第5期

  宋代存在着点状模糊疆界、片状模糊疆界、带状清晰疆界和线状清晰疆界等多样疆界形态。影响疆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关系形态,疆界清晰程度与关系的对抗程度呈正比。宋朝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现实安全应对,核心是分隔版籍与非版籍的民和地,保护赋役来源和直辖郡县的安全,显示了宋朝对待周边关系时构建华夷秩序之外的实用主义面向。宋代疆界形态及其反映的观念有其时代特殊性,但总体上是对中国古代自有传统的承继,并不具有变革意义,也不必用“近代性”加以阐释。

  王林辉《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刊载于《经济研究》2018年第11期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多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然而,若将其用于解释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稳环境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问题,解释力和普适性则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进步方向入手,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有偏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双重效应:一是产业内技术进步偏向性会非对称地影响要素边际产出, 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产业间技术进步方向变化, 会诱致要素跨部门流动和重新配置, 推动产业结构变迁, 进而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再结合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和我国三次产业数据, 测算有偏型技术进步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分解的产业效应和结构效应中, 有偏型技术进步均发挥重要作用, 多数时期约1/3-1/2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可以归结于有偏型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并且, 有偏型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在1996—2002年期间, 有偏型技术进步通过结构效应改变劳动收入份额, 而其他时期则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发挥作用。

  王一集《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grade school: The role of peer difficul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刊载于《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9年8月1日

  目前的研究调查了六年级学生(N = 485;48% 男性;65% 非洲裔美国人)样本中,6个月内公开和相关受害、悲伤和愤怒失调以及抑郁和焦虑症状之间的纵向关系。 在同伴受害和内化症状之间或内化症状和同伴受害之间没有发现直接的纵向关系,并且这些发现在性别和残疾状况之间是一致的。 对于有高发病率残疾的青年,与没有高发病率残疾的青年相比,明显受害与随后的相关受害增加之间的关系更强。 通过悲伤失调发现了显着的受害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显着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的强度不因性别而异。 调查结果强调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暴力预防计划的优点,这些计划解决了情绪管理问题,并嵌入了多层次的学校环境干预措施中。

  文军《我们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2019年5月出版于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旨在全面反映中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图景。通过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以及个案文本的深度诠释,深入剖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文化样式、信息传播、家国观念、民族国家认同、消费方式等维度上的现状及其时代变迁,以揭示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周尚文《列宁政治遗产十论》,2018年7月出版于上海人民出版社

  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他是旧制度的摧毁者、颠覆者,新制度的创造者、保卫者和建设者。虽然他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历程不长,但却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无论是建立苏共、夺得政权,还是在经济建设、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的创新尝试,都对后来的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既没有一味地褒扬列宁的光辉事迹,也没有隐讳他在苏俄初期治国理政中的失误,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述了列宁作为苏维埃领导人的功过得失。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陈卫平《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二次学术自觉的开端》,刊载于《哲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1957年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是建国之后前30年规模最大的重要会议,目的是破除来自前苏联日丹诺夫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垒”为哲学史定义的公式化教条。如果说从胡适到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第一次学术自觉,即把中国哲学史从经学体系中独立出来,构建了作为现代学科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那么,新中国建立后摆脱日丹诺夫定义的束缚,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第二次学术自觉,即从变相的经学教条中解放出来,探索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座谈会”正是这个自觉的开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以此为开端的第二次学术自觉得到了接续和发展。

  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刊载于《体育科学》2018年第2期

  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1世纪初,迄今为止已经走过15年多的历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高中课程改革一路前行,虽然道路并不平坦,但取得的成绩成就有目共睹。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更好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部于2014年底同时启动了普通高中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其他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一样经过历时3年多的修订,最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本文首先介绍《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背景,主要从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国际课程和体育课程发展的新动向以及我国十多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经验等方面来阐述;其次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实施建议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也是集中在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程度和水平方面;非常重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学练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多样化的体能练习等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刘成国《王安石年谱长编》,2018年1月出版于中华书局

  王安石既是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是现代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中绕不过的人物。本书在前人编纂王安石年谱的基础上,主要按照年、月、日,对王安石的一生做综合性考述,包括其家族、世系、字号、里贯、生卒年,科名、仕履、功业,创作成就和学术造诣,交游网络,家族盛衰等。在材料的搜集、问题的考证、思想的阐发、方法的探讨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让读者可以全方位了解王安石其人其事。

  马德浩《人口结构转变视域下的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刊载于《体育科学》2019年第4期

  从年龄,性别,家庭,阶层,空间5个维度分析上海人口结构转变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口深度老龄化要求积极发挥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2)青少年人口占比萎缩要求转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3)男性人口预期寿命相对偏低要求加强男性体育参与干预;4)出生性别比相对偏高要求重视女性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5)家庭稳定性下降要求强化开展家庭体育;6)空巢老人数量增多要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体育服务;7)橄榄型阶层结构日趋形成要求激活中等收入人群的体育消费牵引作用;8)新社会阶层人口规模的壮大要求关注其体育参与情况;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要求保障农村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10)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要求科学统筹公共体育资源布局。

  茅海建《戊戌时期康有为“大同三世说”思想再确认——兼论康有为一派在百日维新前后的政治策略》,刊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期

  文章根据康有为弟子在《知新报》《时务报》上的言说,查证康有为在戊戌时期的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再次确认了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及其传播范围。“大同三世说”有其革命性的理想,说的是未来,也有其阶段性的规定,说的是当下,中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康有为一派为此设计了“自上”“自下”两套变法方案。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所行的是“自下”之策,康有为在北京所走的是“自上”之路。当北京的“自上”之路突遇光明后,康有为也调整其政治策略。

  任海涛《校园欺凌法治研究》,2019年4月出版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成因、危害、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同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欺凌者与监护人“中间性处罚”体系构建、班级反欺凌策略、网络欺凌治理策略、社会组织介入校园欺凌治理策略等。 同时,本书为中小学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园反欺凌手册》,可以帮助中小学校长制定本校反欺凌政策。本书对于我国校园欺凌的研究可以填补该方面法治研究的空白,为反校园欺凌提出对策,并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具有促进作用。

  谭帆《“叙事”语义源流考》,刊载于《文学遗产》2018年第3期

  “叙事”经由《周礼》,史学和文学的语义流变,构成了完整的语义内涵,而在小说领域得以融合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叙事”内涵丰富,绝非单一的“讲故事”可以涵盖,这种丰富性既得自“事”的多义性,也来自“叙”的多样化。就“事”而言,包括“事物”“事件”“事情”“事由”“事类”“故事”等多种内涵;而“叙”也包含“记录”“叙述”“解释”等多重理解。对“叙事”的狭隘理解是20世纪以来形成的,并不符合“叙事”的传统内涵,故“叙事”与“narrative”的对译实际“遮蔽”了“叙事”的丰富内涵,而厘清“叙事”的古今差异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的自身特性。

  吴刚《论中国情境教育的发展及其理论意涵》,刊载于《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

  情境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重大问题——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通过优化学习境脉,起学生情感以激发“学习投入”;以情境为中介,通过互动与活动重构学生与社会生活及世界意义的关联,以增进学科理解。由于情境本身的时空特性,情境教育还显示了一种教学介入社会空间的生产关系。有关课堂空间的情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前景。

  严佐之《“朱陆异同”历史文献汇编》,2018年7月出版于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汇集编纂历代文献中论述“朱陆异同”之单篇文章,以及重要之论述章节,包括相关之序跋、札记、语录、书信等。其时间断限,上自朱、陆及其门人后学,下至清末。其所辑录之资料,据著者之生卒时间为序编排;同一著者之文献,据辑录之资料所依据之文献先后为序编排。并于其前简要介绍所辑录文献之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及其著述情况。

  杨国荣《“事”与人的存在》,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作为人的广义活动,“事”不仅展开于人存在的整个过程,而且内在于人存在的各个方面。人通过“事”创造新的天地,并由此重塑存在。“事”既与行动相联系,又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关乎情意的参与,行动的印记和情意的负载在扬弃“物”的本然性而赋予其以现实性的同时,又使“事”获得了多样品格。“事”不仅改变对象,也影响人自身,在“能其事”的过程中,人又进一步“成其德”。做事的过程既作用于物,也与人打交道,人与物互动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事”的展开,则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背景,并构成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形成的现实之源。人的存在与价值关切和意义追求无法分离。作为人的活动, “事”也具有价值内涵,并与意义的追求相联系。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奖

  速继明《改革开放四十年“资本”观的历史生成与实践发展》,刊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年第4期

  1978年,中国启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道路。改革开放通过承认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反思为依据,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以具体的实践原则为出发点,从最初对资本的抽象理解到资本的反思性认知,再到资本的辩证实践逻辑,逐渐形成了“私有资本”和“公有资本”在“批判”与“建构”中共存的局面。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资本观的嬗变历程,把资本的张力及其界限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逻辑中进行考量,旨在以一种理性自觉对资本予以时代审视,探析这段不平凡改革历程的经验与启示。

  曾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2018年5月出版于人民出版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以笔者曾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为依托,从复合生态系统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学说和分析方法的视角出发,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并结合东部中等发达的山东莱芜、东部发达的上海奉贤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资料,从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特区、人地关系协调等方面,论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路径选择。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美国伯克利和克利夫兰、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等国外生态城市、生态岛屿建设经验,并阐述了域外经验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上一篇:权威发布!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下一篇:华东师大在大学通识教育联盟通识教育研究论文征集活动中获评一等奖

报名咨询热线

400-10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