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党务管理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日程。为服务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战略需求,为基层党建工作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党务管理人才,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26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党务管理方向)。
一、学院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鲜明的红色基因。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之初便设立有政治部,此后历经马列教研室、社会科学系、文学院政治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2015年12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拥有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近年来学院积极推动以中共党史党建学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较好效果。学院毕业生去向多为党政机关、央企国企党建部门、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等,就业质量高,毕业生深受好评。
201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在学院设立“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学院党务管理师资团队以党建领域全国首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为带头人,汇聚了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社科优青”1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入选者4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1人,共青团中央讲师团成员1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归教师1人。
学院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在教学改革、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学院聚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红色工业历史与文化、红色兵器科学技术史、企业党建等领域,连续举办五届“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全国学术研讨会。举办“红色工业文化研究”全国学术论坛、“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座谈会、“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创办《工业史研究》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评论》学术集刊;学院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南京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党务管理人才培养上建立了良好合作机制;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玄武区教育局、江苏省档案馆、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合作建设“大思政课”。积极探索“将军思政课”“劳模思政课”“国防特色思政课”;学院依托兵器博物馆,努力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高质量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二、我们的建设愿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务管理,是中国共产党锻造大党之治的显著优势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党务管理方向)以中共党史党建学为根基,以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事务性、实务性活动的管理为对象,揭示党务管理的基本规律,总结党务管理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党务专门人才。建设和发展党务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迫切要求,承担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优秀党务人才的职责。新形势下,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江苏省高校第一家培养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单位,于2026年面向省内外招生,努力为党和国家输送高质量、专业化的党务管理人才。
我们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厚的党史党建理论基础、突出的党务管理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研究方向
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校现有研究基础的客观实际,拟设置以下研究方向:
1.党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2.党的工作机关党务管理
3.党的基层组织党务管理
4.企业党建
(三)课程设置
学生除完成公共管理硕士(MPA)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外,还将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务管理学概论》等专业核心课程。我们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理论指导、学术支撑的培养思路,塑造以中共党史党建学为核心、交叉学科融合为特点的培养路径,采取以实务为先导,构建教育与实践相适应的培养方法。
(四)发展前景
目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对党务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高校党务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包括党的工作机关以及农村、企业、机关、学校、“两新”组织、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毕业生也可入职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党务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同时,毕业生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三、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且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且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且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5.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证明。
四、报名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与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报名点安排具体见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网上报名公告。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4.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上报名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6.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以考生所选择报考点以及所属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的要求提交有关材料。考生按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考生应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五、考试信息与培养方式
1.考试信息
2026年我校公共管理硕士(党务管理方向)拟招40人。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方式为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笔试和面试)由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学校研究生院有关通知予以组织。
初试科目:①管理类综合能力;②英语二。
复试科目:党务管理综合。
复试参考资料:①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②齐卫平等著:《党的建设理论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③欧阳淞著:《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④本书编写组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国党史出版社,2021。
网上报名(含缴费)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培养方式
非全日制,学制2.5年,培养全过程学费7万元。采取周末、假期、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纳入学校奖助体系,学校不提供住宿。培养方案体现党务管理专业鲜明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协同。完成学分课程、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后,颁发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我校不举办任何考研辅导班,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招生或举办任何考前辅导,不提供考试真题。
六、其他
未写明内容遵照《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若上级部门发布或作出新的工作要求,我院将遵照执行,及时发布相关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