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宁波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项目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MPA项目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是全国第三批获得MPA教育办学资格的院校之一,MPA教育实行“学校MPA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组织、MPA教育中心具体实施、相关院系参与”的办学体制。经过不懈地努力与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并逐步形成了“人文情怀,工科熏陶,院系协同,学科交叉,凝练方向,提升质量”的办学特色。2013年7月通过国家公共管理硕士(MPA)教学合格评估,2016年6月通过国家公共管理硕士(MPA)水平评估。

 

二、项目特色

(一)案例教学

MPA教育中心高度重视案例教学,专门出台了MPA有关案例制作的统一标准(包括案例格式规范、结构,使用说明等),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专职教师均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每门与公共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MPA课程使用2个以上教学案例。MPA中心每年组织案例教学经验交流会,请有关老师进行示范教学和展开研讨。

(二)实践教学

邀请国内外多名知名学者、资深公共管理专家为MPA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理论”、“社会保障”、“政府应急管理”、“当前政府改革问题”等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专题报告。同时,MPA教育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察、调研等活动。

(三)质量保障

MPA教育中心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三级”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即以MPA中心为基本教学质量保证监控组织单位,由学校、学院和MPA中心三级组织共同承担教学质量责任,形成自下而上和层层把关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学术科研

2009年以来,MPA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共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多名专职教师参加或承担了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

(五)国际交流

MPA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通过承担和参与国际项目、参加国际专业论坛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派出教师赴国外及境外大学进修,接待国外及境外大学师生到学校交流学习、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MPA教育中心讲学等形式,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扩展MPA教育中心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MPA教育品质。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MPA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定向就业培养方式,应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学制3年,最长不能超过4年;周末授课(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四、课程设置

(一)核心课程

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

(二)特色培养方向

社会治理

公共项目管理

政府改革与创新

财政与税收管理

说明:以上为部分教授课程,具体课表以入学后为准。

 

五、授课安排及学费

(一)学制

学制为2.5年。

(二)授课时间

周末上课。

(三)费用安排

学费:9.8万元。

 

六、报考指南

(一)基本条件

1.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8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2.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8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3. 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4年8月1日前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

(二)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

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

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n/。

申请信息:

(1)招生单位:10699(西北工业大学);

(2)报考专业:125200((专业学位)公共管理);

(3)报考院系: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4)报考类型:非全日制(定向)。

2、现场确认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宁波教育考试院(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宁波地区考生可进行网上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不用进行现场确认。

(三)考试

1、初试

初试考试即为管理类联考,2026年入学的考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英语二》(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75,逻辑推理60,写作65)。

2、复试

初试成绩满足复试资格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基本线由西北工业大学自主划定;

复试时间:2026年4月底前完成。

复试科目:专业知识测试;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水平测试;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

3、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初试与复试)择优录取。

上一篇:2026年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下一篇:2026年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西安班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报名咨询热线

400-10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