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东南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1990年,东南大学成立文学院,2002年更名为人文学院。目前,人文学院拥有哲学和公共管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数字社会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学、中国史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字社会学1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国际中文教育、社会工作硕士、应用伦理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人文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超过99%,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人员超过60℅,其中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生导师80余人。
一、培养特色
1.办学特色:
东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构建以公共管理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赋能的发展生态。东南大学MPA秉持“止于至善”的校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通过数字治理、基层治理、政策分析等方向研究与实践的有机联动,构建起交叉融合的协同培养体系。
2.研究方向:
01 (非全日制)行政管理
02 (非全日制)公共政策
03 (非全日制)社会保障
04 (非全日制)社会组织管理
05 (非全日制)数字公共治理
06 (非全日制)城乡公共治理
07 (非全日制)教育政策与管理
08 (非全日制)交通政策与管理(无锡)
二、招生名额
预计8个专业方向共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90人。
(a.该人数为学院拟考试招生人数,最终考试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进行相应的增减。b.交通政策与管理方向:报考该方向的考生须为有交通道路管理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招生指标暂定20人,单列。)
三、培养方式
1.非全日制,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2.在职学习,学制3年,总学费8.1万元。
3.分阶段集中授课。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名流程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认真阅读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东南大学的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27日正式报名,每天9:00-22:00。
4.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报考类别:定向就业;专业代码:125200。
5.考生须严格按照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网址:https://yzb.seu.edu.cn/)公布的《东南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东南大学202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和《东南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东南大学报考点【3202】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报考。
六、初试
1.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
2.考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具体时间详见考生准考证)
3.初试科目:a.管理类综合能力(199);b.英语(二)(204)。
七、录取
我校将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