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上经贸大研究生教育迈入新征程

  走过一甲子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秉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以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开放经济、聚焦对外经贸,以一流大学内涵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取得显著成效。

  守初心、担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将党建与思政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价值引领,深化“三全育人”,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对外经贸事业高层次人才。

  立支柱、定架构,积极深化治理体系改革

  以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学校改建原研究生部为研究生院,成立党委研工部,调整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能,推进各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废、改、立、释”研究生管理制度30余项,强化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立“松江古北双校区”研究生办学管理服务模式并平稳运行。

  建平台、强特色,持续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

  学校聚焦对外经贸特色领域,围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合作——国际治理”学位点建设发展主线,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聚力高水平学位点建设,积极推进学位点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获批新增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调整增设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及专业学位领域1个。形成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双高原学科”为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多学科合理布局,多领域相互支撑,多团队交叉合作,多功能协调发展”的专业学科体系。

  聚贤能、筑师德,全面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十三五”期间,导师遴选由“终身制”调整为“分类评审、评聘分离、动态管理”,硕导申报破除“五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科研实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青年教师可申报硕士生导师。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开展新聘导师培训会,主办研究生课程思政大讲堂。学校召开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荣获“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工作优秀管理奖”等荣誉称号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工作者给予表彰。全面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的导师遴选、培训、激励、监督、考核机制。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524名,其中高级职称占77.5%,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6.6%,17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次。导师年龄趋于年轻化,中青年骨干创新能力显著,整体实力雄厚。

  调结构、增体量,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依托学校内涵建设的持续深化,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招生规模实现“双提高”:“十三五”期间,一志愿年度报考人数从2182人跃升至4848人,增长122%;研究生录取人数从3379人增长至5667人,增长68%。学校积极推进“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导师参与”三级联动的招生格局建立,深化构建研究生招生计划联动分配机制,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十三五”期间,初步建立学院间、学位点间科学适度的竞争机制,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调整至40:60。招生规模的稳步扩大为学校发展构筑了良好的生源基础,为创新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有力保障。

  厚基础、促交叉,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

  为激发研究生学术潜能,围绕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开展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位点内涵建设加大创新创业项目、国际会议参会等研究生科研培育投入。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素养培育,积极构建以“高阶性建设”为核心、“创新力提升”为导向、“外经贸交叉”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近年来,学生学术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学术型硕士发表《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名刊论文数量持续增加;验收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56项,研究生精品课程22项,并积极开展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研究生全英语课程建设以及研究生优秀教材建设。

  重创新,讲应用,推进专业学位教育

  学校聚焦国际商务、金融、会计、应用统计、法律、翻译、工商管理等专业学位类别,加快产教融合,构建多阶段实习实践基地群。现拥有国家级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获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基地3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13个。实行双导师制,学校专业学位行业导师规模达453人,双方导师围绕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伦理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合作开发案例库建设,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行业产业课程,开展中小企业暑期走访调研,有效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

  定标准、创模式,探索互联网+教育

  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在线教学、远程复试、远程论文答辩。同时,制订、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配套完善质量监控措施。在后疫情时期,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项目建设,积极推广线上课程作业管理系统,探索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转型。

  创品牌、浓氛围,营建校园学术文化

  用好第二课堂,策划开展“学术中国”“云上师说”等系列研究生高端学术文化品牌活动,举办了多场多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学术系列线上讲座,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优化研究方法、研判热点问题,累计在线学习人数超过3.5万人次,满足师生教与学的多样化需求。学校连续多年承办上海“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暑期学校、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形成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文化品牌项目。在实践赛事方面,鼓励导师指导研究生团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学生在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大赛、“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十四五”新的征程上,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密围绕贸易强国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上海的“三大任务”、“四大功能”重要使命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求, 以“四个放在”为立足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中央和上海重要文件精神及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全局、前瞻谋划、深入研究,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聚焦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凝聚共识,深化改革,努力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

上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研讨会

下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教育系统工作会议

报名咨询热线

400-101-7010